《荡寇志》是统治阶级编制的黑化水浒好汉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所以跟《水浒传》比起来全部都是否定和污蔑,因此臭名远扬。
俞万春有感于嘉庆以后封建帝国严重危机,积极为统治阶级出谋献策,参加镇压农民起义,要“杜邪说于既作”。他非常不满《水浒传》梁山泊受招安等内容,为抑制《水浒传》的影响,因此接其七十回以后,续作此七十回。
主要情节。
《荡寇志》的主要情节是写,告休管营提辖陈希真、陈丽卿父女,受高俅父子迫害,却不“落草为寇”,而是忍辱负重,以杀害起义军的行为,来洗刷自己“犯上”之罪。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是小说的主旨。
作者赋予天神和官军以超群的本领、过人的智慧,同时极力丑化和污蔑农民起义英雄都是“不堪一击”的“杀人放火”之徒。小说文字精练流畅,写陈丽卿受迫害情节,亦具真情实感,行文布局,遣词造句,颇具匠心,在艺术上不无可取之处。
荡寇志,又名《结水浒传》,是一部把108将当作反面人物来写的书作。
主要内容:
清俞万春著《荡寇志》七十回,附“结子”一回,又名《结水浒传》。此本接续金圣叹评本之七十回水浒传而作,是水浒系列作品中与原著“立场相对”的一本著作(“立场相对”指的是至少从表面上将梁山一百单八将当做“反面角色”来写,同类的小说包括后来的《残水浒》《贼三国》)。
因作者生当清季太平天国乱前,国内盗贼横生,作者有感于当时中国受盗贼横行之苦,因而深恶盗贼,有“既是忠义,必不做强盗。
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孰知罗贯中之害至于此极耶”(有一说法称:水浒七十回之前为施耐庵所作,七十回之后为罗贯中所续,故金及俞皆尊施而贬罗)的话,并进而著书立论,要使“天下后世深明盗贼忠义之辨,丝毫不容假借!”
故此书中对宋江等人深恶痛绝,凡梁山泊上一干人等,几乎都无好下场。但也有观点认为,《荡寇志》实际上是用“曲笔”赞扬《水浒传》的著作,俞万春是个铁杆水浒迷(这一点在俞本人所作的自述文字中有明确表示)。
《荡寇志》中有很多“自相讽刺”的内容,而其主旨实际上与被腰斩前的水浒传版本无异,再加上《荡寇志》中塑造的雷将角色大多过于刻板以及多有充满争议的行为,甚至不如书中作为“反派”的梁山好汉形象塑造得成功。这些都使得这部小说给人一种意旨纠缠的感觉。
扩展资料
《荡寇志》的主要情节,是写告休管营提辖陈希真、陈丽卿父女,受高俅父子迫害,却不“落草为寇”,而是忍辱负重,以杀害起义军的行为,来洗刷自己“犯上”之罪。《荡寇志》的写作,是作者自觉地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反动立场上。
蓄意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上的镇压,来与暴力镇压相配合的。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是小说的主旨 。作者为此苦心孤诣,惨淡经营,不遗余力。作者赋予天神和官军以超群的本领、过人的智慧。
同时极力丑化和污蔑农民起义英雄都是“不堪一击”的“杀人放火”之徒。但它文字精练流畅,写陈丽卿受迫害情节,亦具真情实感,行文布局,造语设景,颇具匠心,在艺术上不无可取之处。
但从细节上看,《荡寇志》中的梁山好汉和荡寇“雷将”之间的正邪也并非如此鲜明,很多“雷将”的言行常有自相矛盾之处,而作者也不时隐晦地称赞梁山人物,这使得该书的倾向性变得较为复杂。
因此也有观点认为,《荡寇志》实际上是用“曲笔”赞扬《水浒传》的著作,俞万春是个铁杆水浒迷。《荡寇志》中有很多“自相讽刺”的内容,而其主旨实际上与被腰斩前的水浒传版本无异,俞万春写荡寇志表面上丑化梁山好汉,实际上是通过“自我丑化”来颂扬《水浒传》。
百度百科-荡寇志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馨蓉mm丶”
本文概览:《荡寇志》是统治阶级编制的黑化水浒好汉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所以跟《水浒传》比起来全部都是否定和污蔑,因此臭名远扬。俞万春有感于嘉庆以后封建帝国严重危机,积极为统治阶级出...
文章不错《《荡寇志》为何臭名远扬-》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