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无线充电适合什么手机

网上有关“车载无线充电适合什么手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车载无线充电适合什么手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车载无线充电适合市面上大部分带无线充电配置的手机;例如华为Mate RS、Mate20 Pro/RS、P30/P30 Pro,小米9/Mix2S/3等,三星大部分系列,无此配置的手机也可通过无线充电贴片实现无线充电功能。

最近小米推出一款智能车充,小米无线车充Pro,目前已经正式上架了,这对小编我来说,可是生活必需品。在外包装上,就可以看到实物,打开包装,这款小米无线车充Pro整体以黑色为主基调设计。

除了无线充车充的本身,还有车载转换充电器、平面粘贴底座、USB充电线、出风口支架2个,以及说明书和一个快速指南,所以在配件方面还是比较齐全的,关键是调试之后,发现是适配度真的好,很好用,适合市面上大部分带无线充电配置的手机。

无线充电,方式也多种多样

市场上出现的无线充电方式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磁感应、电磁波、磁共振方式。这些技术的优缺点也很明确。

磁感应方式是收发线圈对接充电的方式,这与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方式的原理相同。但由于两个线圈必须紧密接触,因此不适合给电动汽车充电。因为每个车辆的下部结构不同,稍有不慎不仅会损坏电池,还会损坏车身下部。

也有使用频率远程发送电力的电磁波方式,但这也有很多缺点。传输效率停留在10%~50%的水平,为了满足充电性能,需要比有线充电器用更多的电,造成了电力浪费。关于电磁波的有害性,学术界也没有明确的结论,因此相关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课题。

在市场上成为主流的技术是磁共振方式。这就是放在地下的磁性体衬垫向内置在车辆上的无线充电装置发送共振频率,并以此为电池充电的原理。据悉,即使在稍远的距离也能驱动,只要收发频率相同,最多10米距离也能充电。

文/吐槽星人

电池续航能力始终是中国电动 汽车 产业快速发展的羁绊,在电池技术短时间无法突破时,改进充电模式就成为另一个突破方向。其实早在电动车开发之初,无线充电就曾被提及,只要在专用车位中,即可实现即停即充。但这样的好事却没能普惠大众,究其原因不外乎高昂的造价。

目前,苹果已注册“无线充电校准系统”,除了苹果外,宝马、丰田、日产、本田等车企巨头以及博世、高通、华为、中兴等供应商纷纷大力推广无线充电,并且目前全球前10大 汽车 企业里的9家都在开发无线充电接口,让我们离电动车的无线充电更近了一步。

“无线充电”改变未来

手机无线充电在被炒作了十几年后终于进入生活,并且使用率并不高,原因是手机的无线充电器功率过低,充电速度与效率都不如手机接线更快速,只是形式上的便捷,仅此而已。对于纯电动 汽车 而言,搭载的电池更大,所需要的充电功率更高才能保证在短时间内充入充足的电量。

而近日苹果接连不断的开始挖角特斯拉的车辆设计师,大有认真造车之雄心。此外,苹果公司还申请了电动 汽车 的无线充电专利,该专利名为“无线充电校准系统”,苹果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还描述了一款可能采用了辅助转向推进系统以实现停靠的 汽车 ,同时描述了这款 汽车 如何使用连接到车身的无线电力接收器进行充电。

根据描述,一旦 汽车 停放到专用车位,车身周围的无线电力发射器将自动为 汽车 充电。苹果所做的无线充电技术更像手机无线充电,在停车位中加入一个大吸盘,用来为底部的电池充电。但是苹果公司所做这些是完全自动化的,是其他企业目前还未能涉及的。

众所周知,苹果公司最近收购了一家自动驾驶 汽车 初创公司Drive.Ai,而且正在开发一款自动驾驶的电池动力 汽车 ,据最新的一份报告显示苹果的自动驾驶电池动力 汽车 将会在2023年前对外发布,那会不会搭载“无线充电校准系统”呢?不如期待一下。

从收购车企、挖角特斯拉前设计师再到无线充电专利,很明显的是苹果公司希望新车在无线充电和自动驾驶方面能够有改变市场认知,再现IPhone 4风靡全球的辉煌,但这样的梦想要实现起来谈何容易。

“研发、实施”两座泰山压顶

其实无线充电早就就被纳入研究领域,而且初衷非常 健康 ,是由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需要单独为充电系统供电,车辆只需放在小集装箱内,由四壁电池板为车内电池充电。虽然这项技术不需要外部供电,但较大的体积导致没能在世界范围普及开来。

但是无线充电的操作简洁、安全与高环境适应性还是让许多电动车主心存梦想。想要实现车辆无线电充电,那就需要车身带有接收端,而地面或车辆附近需配备发送端,并利用电磁技术隔空充电。目前应用于不同途径的无线充电技术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感应式、共振式和微波传应式。

综合来看,电磁感应式和磁场共振式是最为适合电动 汽车 的选择,而且目前在进行无线充电研发与应用的车型基本上都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由于无线充电充电器在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不需要电线连接,所以充电器及用电装置都可以实现无导电接点外露,与传统的充电桩相比,在用电安全性方面,有着里程碑式的提高。

当然,这也是车企们积极攻克的难关。2018年,宝马530e成为世界上首个应用电动车无线充电设备的车型。在中国成都运行的部分宝马专车也应用了这一无线充电设备。除了宝马外,丰田、日产、本田等车企巨头以及博世、高通、华为、中兴等供应商纷纷大力推广无线充电,并且目前全球前10大 汽车 企业里的9家都在开发无线充电接口。?

汽车 无线充电体系不仅仅是电力问题,更是集成通信、控制、电力、射频、支付技术能力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所以,单依靠 汽车 企业与无线充电供应商来统一是困难的,并且整条利益链与供应链较长,也是未能让无线充电成型的一个原因。

行业革命值得期待

无疑,无线充电是取代充电桩的最好选择,如果能够实现公共停车位的普及,那么电动 汽车 的充电问题将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

无线充电的好处:首先是便利性,无线充电可以做到即停即充;其次是安全性,无线充电可以实现没有金属件裸露在外,而且充电设施不存在磨损、漏电等问题;第三是紧凑性,无线充电设施安装在地下,因此可以节省空间,特别是对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的大城市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第四是环境融入性,与充电桩和充电线相比,无线充电的优势是更为美观,不繁琐。?

?但凡事都有对立面,首当其冲的困哪便是就是:行业标准,在各企业都在研发时,很难做到行业标准的统一。充电系统能够在大程度上适配多个品牌车辆,但不能实现完全通用。正如手机系统一样,不可能一个品牌一个系统,互不兼容,最终损失的必然是市场本身。而现在的充电桩接口都在面临着各个国家充电接口不统一的问题。

另一个痛点就是:成本,在充电桩还未能普及的今天,想要对车位进行无线电改造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资金,并且只能大范围大面积的进行改造,不能单一施工(无法单一供电)。

其实无线充电在中国也曾被推广一段时间,只不过被用在了客车上。当时公交公司与广西电网连手打造了一条无线充电公路,使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时就能“边充边走”。但是最终仅公路的造价就花费了几十亿,成本过高,电能转化率低,与节能时代方向不符,最终也未能大面积采用。

充电桩企业还在为建桩而发愁,而无线充电企业已经开始研发全新的充电环境来替代充电桩。像苹果这类的 科技 公司也在进入行业“搅局”。不得不说,苹果在发布自己造出的新车时或将真的能够带来革命性的“无线充电技术”,就像原来的IPhone那样,但是苹果还要先将车造出来再说,毕竟上一次苹果造车是以跳票而告终的。?

关于“车载无线充电适合什么手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淦建利的头像
    淦建利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淦建利”

  • 淦建利
    淦建利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车载无线充电适合什么手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车载无线充电适合什么手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车...

  • 淦建利
    用户072306 2025年07月23日

    文章不错《车载无线充电适合什么手机》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