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三农”擦亮休闲农业“金名片”

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按照“农民围着旅游转,农村围着旅游变,农业围着旅游干”的发展思路。

以项目建设为统领,全面实施农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以品牌建设为主线,努力打造“湿地公园、旅游胜地”形象标志,以优化产业项目为抓手,全力推动区域旅游发展。

明确区域定位,健全规划体系。

铁锋区立足实际,进一步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在全区范围内进行统筹协调、统一管理。

制定了《铁锋区国家级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实施方》和《铁锋区休闲农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成立由区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区农业农村局、文体旅游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为成员的乡村旅游发展小组,整合全域资源,将单一景点或项目串联起来,组团打造区域乡村旅游圈,打造支撑乡村旅游发展的“四梁八柱”,形成乡村旅游一盘棋的大格局。

着力旅游发展,带动全区经济。

铁锋区有A级景区6处,其中4A级景区2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之汤温泉景区),6处景区集中在飞鹤大道沿线,打造了农家乐、采摘园等100余家。

全区休闲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75万人次,休闲农业从业人数达3200人,累计带动农民增收3800万以上。将重点发展查罕诺景区、庐山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齐扎沿线旅游经济带,满足城区市民就近乡村旅游需求;

大力发展边屯韭菜、东官地香瓜等果蔬采摘项目,成立农业生态园区,有规模种植有机果蔬产品,打造铁锋区品牌果蔬;

着重发展民俗民居、农耕采摘体验、摄影采风、农业科普、农产品销售等旅游项目,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主题公园;依托庐山,打造休闲避暑的康养基地。

重视项目引进,增强发展后劲。

铁锋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参加推介会、对接专察团,在不断完善、提升现有休闲旅游景点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进新项目,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一是引进飞鹤(齐齐哈尔)智能化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8.69万平方米,总投资5.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打造集乳产品生产加工、教学、观光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

二是打造金鹤稻米文化小镇项目。该项目投资1亿元,通过建立高端农产品展示和综合性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致力打造成为集旅游服务、文化体验、高端农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湿地配套综合服务园区。

包括占地 32公顷的金鹤生态稻田画,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种植,成为铁锋区旅游观光的亮点,全面展示区水稻的栽培水平及打造高端农产品品牌的实力。三是拓展查罕诺水上公园旅游项目。利用现有优势不断扩大查罕诺村乡村旅游规模,开发集水面垂钓、观光、餐饮、体育文化为一体的服务场所。增设儿童乐园、花岛等水上娱乐项目延长游玩逗留时间,留住客源。

发掘特色优势,促进乡村旅游。

围绕全区休闲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调优种植结构,带动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以飞鹤大道为主线,延伸拓展,形成铁锋休闲观光区。

哈拉乌苏村继续打造稻田画和休闲康养项目;扎龙村联合建设帐篷营地,满足年轻人城市近郊露营需求;卢屯村投资近50万元开发卢山,新建空中自行车等娱乐项目,实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互交融,丰富景点内涵;

胡屯村根据本村革命历史,开发红色旅游,创建“食赏农家院”,带动农户开展特色种植,发展休闲农业;先锋、边屯、长沟等村利用交通和种植优势,扩大种植规模,发展蔬菜水果采摘,打造集特色餐饮、果蔬采摘、庭院蔬菜与乡村民俗生活体验于一体的集聚提升类休闲度假村,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户增收。

乡村旅游农业园区规划项目的开发要点有哪些?

什么是乡村旅游规划?

铭智旅游策划认为:乡村旅游规划,是以村落、郊野、田园等环境为依托,通过对乡村自然、农业、人文等资源的分析、对比,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发展方向。乡村旅游往往是和新农村建设联系在一起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依据特有的资源条件发展乡村旅游业是乡村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

目前,我国各地乡村旅游可谓遍地开花,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设计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规划项目创新性不够,项目雷同,规划思路和规划原则通用,发展思路与理念近似,区域旅游形象、目标、定位、产品同化,失去了个性和特色等等。

那么,如何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呢?铭智旅游策划经过调研与实践,总结出应重点围绕这么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开发主题

突出乡村旅游的特色,需要主题化打造手法。用一个核心主题,体现整个乡村旅游的文化灵魂的主题特点,这是常规的手法,但主题文化不一定是单一主题,可以通过梳理文化,以打造主题文化为重点,多元文化整合,多种文化整合延伸形成乡村旅游,把多元文化景观化、建筑化、娱乐化。

2产业布局

需求导向功能,功能导向产品。乡村旅游需具备观光、休闲、住宿、商业、娱乐、生活六大主体功能,功能是乡村旅游用地布局以及旅游产品设计的依据。乡村旅游的功能分区,产业布局要围绕着休闲活动及休闲游线展开。合理的功能分区,产业布局,搭建出乡村旅游的骨架,塑造出乡村旅游的形态,结合文化主题的历史和地域特征,形成乡村旅游独特的肌理结构。

3景区设计

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景区,有若干的景点。景区化在乡村旅游里面怎么做?入口景观、公园景观、节点广场,大型中心广场或者集散广场,这些都是景点。这些景点之间的关系,景点布局,游线关系,把整个乡村旅游构成了一个景区概念。水系、绿植、林荫道、游步道等把景点串联起来,整体形成一个惬意轻松的环境,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节奏也慢了下来。而点缀其间的城市家具如灯箱、座椅、铺装、广告牌等,也应该充满着诗情画意。

4休闲业态

休闲业态能聚集带动乡村旅游的人气与商气。目前,在休闲时代大趋势下,各种商业业态逐渐从传统趋向休闲,从时尚用品到户外运动装备,从休闲餐厅到主题酒吧,从SPA美容到健身俱乐部,从休闲画廊到数字娱乐,从旅游服务到度假酒店……休闲已不再只是消费行为的点缀,而是成为商业业态发展的大势所趋。

5特色体验

乡村旅游与旅游景区的一大区别是乡村旅游作为一个在美丽乡村建设体系中的内容,其休闲体验延伸出多维的美丽乡村体验项目,针对性强的特色化生活体验方式也是对受众的城市消费者的最大吸引力。可以通过对文化主题在乡村旅游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个角度的延伸,营造和展示不同的生活体验模式,吸引游客并将生活体验方式形成新的景观。

6经营管理

信息化是当前各行各业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在乡村旅游资源整合、设施建设、项目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营销模式、咨询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引发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产业格局的变革,带来产业体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改变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总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使乡村旅游目标明确,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7保障体系

依托于乡村旅游的多样性功能,设置乡村旅游的保障体系,如乡村发展保障、旅游资金保障、规划设计保障、旅游安全保障、医疗救援保障、营销体系保障、资源与环境保护等。

一、农业园区规划的项目立项:持续平衡发展"三生"产业

1、借助"农业生产多样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农村生态自然化"的措施,能够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且平衡发展的"三生"产业;

2、休闲农业与旅游度假产业、居住地产的融合,得以共生发展;

3、形成与大都市相对立统一的二元城市空间,发展定位始终保持生态化、田园化、休闲化。

二、开发模式:田园地产模式,推崇生态宜居

1、田园地产,既是私有,又是同享。自宅和庭院空间为私有,生态和宜居环境为同享。在总体设计上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尊重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

2、兼顾休闲区的旅游度假、生态宜居、农业观光、娱乐体验等理念共存;

3、主打"体验经济",让人们向往自然、归隐乡野、安逸恬淡的感受得到充分体验。

三、发展格局:特色分类、配套互补的格局。因地制宜,对景观特色进行分类,形成互补格局:

1、对地块进行分类,赋予不同的功能,体现不同的景观风格与文化;

2、对文化资源分类,塑造不同特色的休闲游憩节点;

3、对用地性质分类,呈现出多样性宜居住宅样式。

四、产业开发:打造一个新型农业综合产业

1、通过对项目区域环境及市场的了解分析,铭智旅游规划认为开发农业园区项目应重点以农业为基础,打造服务于整个项目地区人们的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体。

2、坚持园区综合发展与城镇发展带动的核心理念不动摇,将国际化、休闲化及生态化理念融入其中,打造产业互动相融合的复合型发展区域。整体思路体现为:园区服务社区(小镇)、社区带动园区,发展区域新型农业综合产业。

(1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隆智颖的头像
    隆智颖 2025年08月08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隆智颖”

  • 隆智颖
    隆智颖 2025年08月08日

    本文概览: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按照“农民围着旅游转,农村围着旅游变,农业围着旅游干”的发展思路。以项目建设为统领,全面实施农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品牌建设为主线,努力打造“湿地公园、旅...

  • 隆智颖
    用户080806 2025年08月08日

    文章不错《发展“新三农”擦亮休闲农业“金名片”》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