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唐朝以前
梧州是岭南古都。虞舜时代(前2255~前2207年),全国划为12州,梧州属“荆州南境”之地。夏商周时代(前2000~前256年),梧州属百越地。周安王十五年(楚悼王十五年,前387年),梧州属楚。秦统一六国后,兵临五岭,挥师南下,开凿灵渠,进军岭南。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桂林、象、南海3郡,梧州市属桂林郡(一说南海郡)。
梧州市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梧州市属南越国。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建苍梧王城,这是梧州建城之始。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梧州属交趾刺史部苍梧郡,称广信县,治苍梧王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交趾刺史部移治广信县。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交趾刺史张津、太守士燮表请改交趾为交州,置交州牧,治广信。苍梧郡始建,辖广信、猛陵、冯乘、谢沐、高要、临贺、端溪、富川、荔浦、封阳10县;至东汉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增鄣平,共11县。
三国时,梧州市初属交州,后属广州,为苍梧郡,治广信。蜀汉章武初年(221年),属蜀。蜀失荆州后属吴。黄武五年(226年),分交州之南海、苍梧、郁林、高凉4郡为广州。州治番禺(今广州),苍梧郡属广州,郡治广信。苍梧郡辖广信、建陵、端溪、高要、猛陵、鄣平、元溪、临允、武城9县。
晋时,梧州市属广州苍梧郡,为苍梧郡及广信县治。太康(280~289年)中,辖广信、高要、端溪、猛陵、新宁、建陵、临允、元溪、武城、鄣平、农城、都罗12县。
南北朝时,梧州市先后属广州、成州,为广信县治。南朝刘宋时期(420~479年)苍梧郡治广信,辖广信、猛陵、怀熙、思安、封兴、荡康、侨宁、遂城、广陵、丁留、武化11县。南朝萧齐时期(479~502年)苍梧郡辖12县,减武化,增宁新、抚宁2县。南朝萧梁普通四年(523年),分广州之苍梧郡,置成州刺史,治封川,广信隶成州。
隋朝时,梧州市先后属成州、封州、广州苍梧郡,为苍梧郡及苍梧县治。隋开皇三年(583年),更广信县为苍梧县。十年,成州改为封州。大业三年(607年)废封州设苍梧郡,以苍梧郡之苍梧4县统于广州。辖苍梧、都城、封川、封阳4县。
唐至民国唐朝时,梧州市属岭南西道梧州,为州治。《旧唐书》载:唐武德四年(621年),平肖铣,置梧州。梧州领苍梧、豪静、开江3县。贞观八年(634年),割藤州之孟陵、贺州之绥越来属。十三年废豪静县,称梧州郡。天宝元年(742年)称苍梧郡,领苍梧、戎城、孟陵3县。乾元元年(758年)复称梧州。此后,梧州市一直为州、路、府、县治所。
梧州市五代时,梧州市先后属楚、南汉。梁开平二年(908年),马殷略定梧州,属楚。至乾和八年(950年),南汉刘晟攻楚取梧州,属南汉。梧州领苍梧、戎城、孟陵3县。
宋朝时,梧州市属广南路、广南西路梧州苍梧郡,为州、郡治,辖苍梧县。开宝年间(968-976年),置广南路,梧州隶属广南路。至道三年(997年),置广南西路。咸平四年(1001年),梧州市属广南西路。
元朝时,梧州市属广西梧州路,为路治。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梧州路安抚司。十六年(1279年),改称总管府,领苍梧县。
明朝时,梧州市属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为府、县治。洪武元年(1368年),改梧州路为梧州府。成化元年(1465年)初,设两广总督驻梧州。至六年(1470年)始立三总府(两广总督府)。梧州领苍梧、藤县、容县、岑溪、怀集、北流、博白、兴业、陆川9县,郁林1州。
清朝时,梧州市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桂平梧郁道梧州府、广西梧州府,为府、县治。梧州辖苍梧、藤县、岑溪、容县、怀集、北流、博白、兴业、陆川9县,郁林1州。雍正三年(1725年),梧州改辖苍梧、藤县、岑溪、容县、怀集5县。
中华民国时,梧州市先后属广西苍梧道,梧州区。民国元年(1912年),梧州隶属梧州军政分府,为府治。2年,广西废府为县,复置苍梧县,隶郁江道,为道治。16年6月,梧州设市政委员会。16年12月1日,梧州市 *** 正式成立,为省辖市。21年7月,撤市复归苍梧县,治梧州。19年属苍梧民团区。23年3月,属梧州行政监督区,29年后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全司令公署。
建国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50年1月1日,分置梧州市、苍梧县,梧州市属梧州专区。1950年2月,梧州市为地级市直隶广西 *** 。1958年7月,划归梧州专署统一领导,市人民委员会的机构不变,仍属专署一级政权。1960年10月,梧州市与梧州专区合并,1961年5月,梧州市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市。1984年2月,辖万秀区、蝶山区、郊区、苍梧县。1997年4月,增辖藤县、蒙山县,代管岑溪市(县级)。
2003年2月,梧州市辖区调整,撤销市郊区,设长洲区。2013年,撤销梧州市蝶山区、万秀区,设立新的梧州市万秀区,以原蝶山区、万秀区(不含旺甫镇)的行政区域为新的万秀区的行政区域;设立龙圩区,以苍梧县的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的行政区域为龙圩区行政区域;将原万秀区的旺甫镇划归苍梧县管辖,苍梧县辖石桥镇、岭脚镇、京南镇、狮寨镇、六堡镇、木双镇、梨埠镇、沙头镇、旺甫镇。苍梧县县城迁至石桥镇。调整后,梧州市的行政区分别为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苍梧县、藤县、蒙山县,代管岑溪市。
行政区划梧州市辖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苍梧县、藤县、蒙山县、岑溪市,设镇53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9个。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行政区划 区县 面积 人口 邮编 *** 驻地 直辖万秀区
250
38.17
543001
阜民路
城东镇、龙湖镇、夏郢镇、城北街道办事处、城中街道办事处、城南街道办事处、城东街道办事处、角嘴街道办事处、东兴街道办事处、富民街道办事处长洲区
108
16
543003
新兴二路193号
长洲镇、倒水镇、大塘街道办事处、兴龙街道办事处龙圩区
980
30.3
543004
政贤路18号
龙圩镇、新地镇、广平镇、大坡镇苍梧县
3287
52
543100
石桥镇
岭脚镇、京南镇、狮寨镇、六堡镇、梨埠镇、木双镇、石桥镇、沙头镇、旺甫镇藤县
3945
133
543300
藤州镇
藤州镇、塘步镇、埌南镇、同心镇、金鸡镇、新庆镇、象棋镇、岭景镇、天平镇、濛江镇、和平镇、太平镇、古龙镇、东荣镇、大黎镇、平福乡、宁康乡蒙山县
1280
26
546700
蒙山镇
蒙山镇、西河镇、新圩镇、文圩镇、黄村镇、陈塘镇、汉豪乡、夏宜瑶族乡、长坪瑶族乡岑溪市
2783
90
543200
岑城镇
岑城镇、马路镇、南渡镇、水汶镇、大隆镇、梨木镇、大业镇、归义镇、筋竹镇、诚谏镇、糯垌镇、安平镇、三堡镇、波塘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梧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大门。东邻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云浮市郁南县,东南与广东省云浮市的罗定市接壤,南接玉林市容县,西连贵港市平南县,北通贺州市昭平县、桂林市荔浦县,东北与贺州市八步区接壤,西北与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毗邻。地处北纬22°37′~24°18′,东经110°18′~111°40′之间。全境东西距115公里,南北长196公里,总面积125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7.17平方公里。
梧州市 自然气候梧州地处桂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市区中部。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夏半年多偏南风,高温、高湿、闷热多雨;冬半年多偏北风,低温、干燥、偏冷少雨。全市光热水资源较丰富,日照南多北少,温度南高北低,雨量南少北多。盛夏常有暴雨与干旱,春多见低温阴雨。晚稻会遇寒露风、霜冻。暴雨、干旱、冰雹、雷电、台风和霜冻等气象灾害偶有发生。2010年,梧州市各地平均气温为20.2℃~22.3℃,年平均气温为21.4℃。各县(市)总降水量为1592.9~2022.2毫米。全市范围内各站日照总时数为1344.7~1776.6小时。
自然资源 水资源梧州市水资源丰富,兼有航运、灌溉、发电的作用。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5.59亿立方米。其中市区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60亿立方米,过境水量2083亿立方米。梧州市河网密布,年平均径流量为2133亿立方米,西江可通航千吨级船舶。全市江河可利用落差较多,各中小河流水能蕴藏量为54.39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5.59万千瓦。过境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99.82万千瓦,可开发量74.03万千瓦。6.9万千瓦的京南水电枢纽和1.2万千瓦的爽岛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2.1万千瓦,总投资近60亿元的长洲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内同类型水电站中大坝最长、机组台数最多的大型水利枢纽,内江和外江河床式厂房共安装15台单机容量为4.2万千瓦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被誉为灯泡贯流式机组电站中的“三峡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63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0.14亿千瓦时,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
梧州市 矿产梧州市已探明 矿产资源30多种,金属矿主要有钛、稀土、金、铁、铜、锌、铅、钨、钼等,非金属矿有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重晶石、大理石、石英石、硫矿,此外,还有稀有金属和镁矿。岑溪市花岗岩总储量2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最著名品种“岑溪红”占总储量的85%以上,其优良的质地可以与国际驰名的“印度红”、“巴西红”等媲美。
动植物梧州市有各种类动物100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有华南虎、金钱豹、黑叶猴、中华鲟等24种。属广西重要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0多种,新发现的梧州万年野生水稻属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堪称植物中的“大熊猫”?。主要树木种类有578种,常绿树409种,落叶树169种。果树20多种。全市森林面积81.18万公顷,林木蓄积量 2256.36万立方米,用材林主要有松、杉、桉等。200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2.4%。森林面积87万多公顷,林木总蓄积量2528万立方米,是国内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和松脂生产基地之一。
人口民族 人口早在新石器时代,梧州就有人类聚居、生息、繁衍。经过夏、商、周,至春秋战国,在梧州活动的原始部落称“苍梧人”(古籍称“仓吾”,为越族分支),是中国最古老的部族之一,后发展为壮、侗等民族。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中原汉族人南下从漓江、贺江进入梧州,与越人杂居。汉元始二年(2年),梧州人口1.4万人,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开埠通商时,人口为4万人。民国时期,人口年均增长率21‰。1949年近10万人。2010年末,梧州市常住人口为326.30万人。全市非农业人口63.9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7%。
梧州市截至2013年末,梧州市户籍人口数336.2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6.7万人。其中非农人口64.3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0.2万人。
民族梧州市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居住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满、蒙古、高山、土家、朝鲜、白、藏、黎、维吾尔、布依、拉祜、哈尼族、傣、鄂伦春、羌、畲等民族。2010年末,全市少数民族人口7.495万人,占总人口2.297%。其中,瑶族38431人,壮族32736人。
经济概况 概况经过建国5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梧州工业农业获得较好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总量分别在自治区排名第四;增幅排名分别在自治区的第四位和第三位。梧州培育并初步形成以轻工业、林业、食品、医药、机械船舶、六堡茶、工业园区等为主的一批优势产业,具备与国内外企业开展产业合作的良好基础。
梧州市2016年梧州市 *** 工作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梧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由579亿元迈上10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万元增加到3.6万元,总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财政收入由56.1亿元增加到123.7亿元,年均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1.8亿元增加到364.9亿元,年均增长13.7%。?累计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92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83.4亿元,其中60%以上来自粤港澳地区。?“十二五”期间,财政民生支出占比逐年提高,2015年达到8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5%、13.2%。全市减少贫困人口24.6万人,完成民生水利投资65亿元,解决了89.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城乡新增就业38.5万人次。?”十二五”期间,梧州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59∶27调整为2015年的11∶58∶31,三产比重提高了4个百分点。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2.4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23.9亿元,同比增长8.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2.3亿元,同比增长10.6%。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1.3:57.9:30.8(如图二)。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64.8%和30.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104元。
第一产业梧州市有耕地面积9.8万公顷,有粮食作物品种80个,经济作物品种32个,蔬菜品种236个,饲养禽畜品种30个,主要农副产品有粮食、甘蔗、柑橙、荔枝、沙田柚、六堡茶、西瓜、茶叶、松脂、竹、桂皮、八角、木薯、粉葛、香芋及中草药材等,苍梧县、岑溪市分别是全国十大产脂县之一,藤县是全国无籽西瓜生产和出口基地;梧州各县(市)盛产猪、牛、鸡、鸭,其中尤以岑溪市三黄鸡驰名,蒙山县则是广西有名的猪花外销基地。万秀区的“思委米”品牌系列大米产品远近闻名,是梧州市唯一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大米产品。
2013年,梧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8.18亿元,比2012年增长5.16%。其中,农业产值95.9亿元,增长4.14%;林业产值27.9亿元,增长14.23%;畜牧业产值49.6亿元,增长2.2%;渔业产值8.04亿元,增长5.9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7亿元,增长10.3%。
第二产业梧州工业历史悠久,在西汉时期,便是岭南地区陶瓷业的一个重要产地。宋元两代,梧州出现铸铁、铸铜业。梧州元丰监铸钱作坊是北宋后期江南六大钱监之一。年铸铜钱19万缗(每缗为1000文),产量居江南第三位。宋代,梧州还被称为广西的手工业城。
2010年,梧州市规模以上轻工企业有52家,共实现总产值38.5亿元,增加值42.3亿元,均比2009年增长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广西索芙特股份有限公司1家;1~5亿元的企业有广西奥奇丽股份有限公司、梧州新华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中扩永威实业(梧州)有限公司、岑溪市侨润日化有限公司4家。
2013年,梧州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804亿元,比2012年增长2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45.5亿元,增长27.4%。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总产值297.9亿元,增长20.7%;重工业总产值1447.6亿元,增长28.9%。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05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1.5亿元,增长20.2%。
十二五”期间,梧州以再生资源、再生不锈钢制品产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产业年产值接近900亿元。
第三产业唐、宋时期,梧州的饮食业开始兴旺。至明朝,已有茶楼酒馆10多家。同时,梧州港吸引著南来北往的客商,逐步发展成为西江流域商品集散地。广东大批商人沿着西江这条“黄金水道”进入梧州从事贸易。梧州逐渐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著名的商城,出现“市相交易类全关”的繁荣景象。城内有11个坊市,年贸易额银44万两,仅商业税收就达银1万多两。
2016年梧州市 *** 工作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梧州地区生产总值由579亿元迈上10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万元增加到3.6万元,总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财政收入由56.1亿元增加到123.7亿元,年均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1.8亿元增加到364.9亿元,年均增长13.7%。?2015年全市接待旅客总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7.8%、23.9%。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1978~1994年,梧州市有黑叶猴人工饲养繁殖研究、人造胶原蛋白肠衣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有田七药物牙膏等90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还有128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市属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中,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1980~1992年超过40%。
梧州市2013年,梧州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5项,省级科技项目59项,安排市级科技项目50项,市级科技项目总投资5.6亿元,获得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25项。全年专利申请受理928件,其中发明427件;获得授权专利510件,其中发明35件。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契约2项,技术契约成交总额3600万元;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个数15个。
2015年梧州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拥有24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自治区级研发中心。
教育事业 梧州市高等院校 梧州学院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梧州分校 梧州职业学院梧州市教育事业源远流长。西汉时,苍梧郡地方官在梧州建立学校,教民礼义,广信人陈钦、陈元、陈坚卿,祖孙三代以熟悉五经,精通《左传》,被称“三陈”;东汉末,士燮、士壹兄弟,均因深通经学,合称“二士”。“三陈”、“二士”均曾聚徒讲经说史。从北方南来避难的牟子以儒释之学授徒;刘熙在梧州讲学,生徒数百人;黄豪亦创立私学,教授生徒。魏晋南北朝时期,梧州除官办学校外,私人讲学之风很盛。唐朝,梧州已成为岭南文化中心之一。
截至2013年末,梧州市拥有3所高等院校。2013年全年招生4430人,在校生15425人,毕业生3460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7606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87万人,在校生5.22万人,毕业生1.5万人。全市国中招生4.92万人,在校生13.58万人,毕业生4.44万人。普通国小招生4.9万人,在校生28.33万人,毕业生5.06万人。幼稚园在园幼儿11万人。
十二五”期间,梧州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7%。?2015年梧州通过中国小校布局最佳化调整,是广西唯一所辖县(市)均建成职教中心的地级市。
历史文化 文化艺术 龙母文化龙母,是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的一位女首领,利泽天下,备受后人爱戴和拥护。梧州是龙母的故乡,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龙母文化。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年间,坐落于梧州城北桂江河畔。梧州龙母太庙枕山面水、舆地通灵,原由山门、前殿、后殿、左右廊房、交亭组成,后因战乱,部分建筑曾遭损毁。龙母太庙,经过不断修缮,既保持了古建筑的风格特色,又增添了牌坊、行宫、龟池、观音亭等主要建筑,庙内陈列有明代石龟和两广状元伦文叙题写的碑刻“总府题名记”,龟池上的大型雕塑“五龙喷水壁”,源于名代著名画家鲁恭卿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龙母 珠宝玉石文化梧州已经发展成为著名的“世界人工宝石之都”。
六堡茶文化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智慧财产权永久属于梧州市人民 *** 所有,并对六堡茶的地理唯一属性及行业标准作了科学解释和规定。对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金沙玉文化金沙玉,是黄华江(河)特有的资源,原产于云开大山深处的广东信宜洪冠镇,经黄华江(河)流入梧州地区,原石看上去其貌不扬,但石质细腻、带有油性,适合雕刻造型奇特的山水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刻出来的摆件经过抛光处理后,在灯光照耀下玲珑剔透、闪闪发光。
地方特产名称
简介
六堡茶
六堡茶,属黑茶类,采摘一芽二三叶,经摊青、杀青、揉捻、沤堆、干燥等工艺制成,分特级和一至六级,红、浓、陈、醇,有独特槟榔香气。
冰泉豆浆
冰泉豆浆以优质黄豆和蔗糖为原料,用梧州冰泉井水制成的豆浆,煮沸后斟进碗里,如脂的浆汁—会即凝结—层蒲膜,入口则莹滑香甜,齿颊留香,被食客誉为“滴珠蜜味”。
纸包鸡
纸包鸡采用三黄鸡作为原料,切件后,以老抽酱油、各种调味料及葱白粒等腌制,用玉扣纸逐件包裹,经花生油浸炸而成。独创的隔纸浸炸烹饪法,保持了鸡肉的鲜嫩甘滑,色泽金黄、气味芳香。
神仙钵 神仙钵与其它地方的打火锅相似,都是将炖钵放在炉上,当汤水煮滚,以手打鱼滑、牛肉滑、虾滑、鱿鱼、蜇皮、鸡鸭等为肉菜上料,烫熟食用。龟苓膏
龟苓膏是梧州的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它主要以名贵的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再配生地等药物精制而成。其性温和,不凉不燥,老少皆宜,具有清热去湿,旺血生肌,止瘙痒,去暗疮,润肠通便,滋阴补肾,养颜提神等功效。
梧州三蛇酒
梧州三蛇酒用广西的三种蛇泡制而成的药酒,专治同湿瘫痪、面部和脚部浮肿,以及中风伤湿、半身不遂等疾病,是去病强身的上乘药酒。
梧州蛤蚧酒
梧州蛤蚧酒是用广西特产蛤蚧为主要原料泡制成的名贵药酒,酒色碧绿,酒味香醇,有滋补壮身疗效。
梧州蜜枣
梧州蜜枣生产已有二百年历史,1821年—1850年曾列为贡品,蜜枣用生枣和白糖加工制成,形如马鞍,色泽黄净,肉厚核小,松化爽口,清心润肺。
梧州腊肠
梧州腊肠属于广式腊肠。精选新鲜猪肉为主要原料,用传统方法,先进设备加工生产,已有上百年历史。龙舟牌腊肠色泽鲜明,包装美观,烹饪简捷,蒸炒煎炸,味道鲜美,入口衣脆肉爽,甘香不腻,既可登酒店餐馆大雅之堂,又是家庭宴客佐膳佳品。
梧州裹蒸棕 梧州裹蒸棕是用五香粉腌过的五花肉,由去皮绿豆和糯米层层包裹,再用竹叶和柊叶包裹用水草捆绑好,过去传统大年二十六家家户户支起大锅在门口煲裹蒸棕,清香美味。 梧州桑寄生 梧州桑寄生闻名海内外,历600多年。其节、茎、枝、叶均可入药,补肾补血,并可作茶剂、煎膏和泡酒之用。清代,桑寄生就扬名天下,一直成为贡品,成为人们赠送亲友的珍贵礼物。 梧州思委米 梧州思委米产于梧州市夏郢镇思委小盆地,该盆地四面环山,方圆几十公里深山密林,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是梧州的粮食主产区。思委米颗粒细长,米饭柔软醇香,富含人体所需有益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支链淀粉。思委米远近闻名,是上乘的绿色健康大米,送礼佳品。 风景名胜梧州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宋代起梧州就形成了著名的梧州八景:桂江春泛、云岭晴岚、龙洲砥峙、鹤岗返照、金牛仙渡、鳄池漾月、火山夕焰、冰井泉香。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李济深故居、太平天国永安活动旧址、梧州中山纪念堂)?、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 *** 梧州地委旧址、 *** 广西特委旧址、岑溪邓公庙等)、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处(白云山、太平狮山),以及市级旅游景点和文物保护单位一批。梧州市的旅游资源品位普遍较高,其中鸳鸯江风光、黑叶猴人工繁殖中心、蛇园、太平天国封王建制遗址等都是著名的旅游资源。
其余景点还有湄江晚唱、玉梦胜景、龙窠天堑等处。
?主要景点 景点名称 景点简介 白云山 原名大灵山,又叫大云山,位于梧州市区东北方。 系龙洲 又称七里洲。位于梧州城东3.5公里的西江江心中,四面环水。 八宝塘 位于梧州市西江南岸高旺村。八宝塘山、湖、岛俱全,四周空旷开阔,环境优美,景观独特。 玫瑰湖 位于梧州市郊区龙新村,与长洲岛隔江相望,三龙大道从玫瑰湖风景区通过。 十里翠堤 泛指市河东区从龙母庙至海关沿桂江、西江河岸风景带。 北山晨曦 北山,古称茶山,位于市中心。北山有许多景点。铸于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年)的铜钟悬于北山晨钟亭内。 河堤公园 即梧州市河东区沿西江堤岸而开辟的全长0.3公里的带状公园,面积约10公顷。 云龙公园 位于白云山脚的龙船冲口,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云龙公园三面环山,南临西江。 梧州市博物馆 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26平方米,陈列展厅面积达到1876平方米。坐落于珠山上的梧州市新博物馆。 梧州白云山公园 位于梧州市区东北方。白云山为梧州八景之一,称作云岭晴岚。 中山纪念堂 位于梧州市上三里18号,位于梧州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内。1930年10月建成,是全国最早建成的孙中山纪念堂。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济深故居 1925年建,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占地3400平方米。青砖瓦房四合院式厢房和楼房,四周筑围墙和四角炮楼。1997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骑楼城 骑楼是昔日商贸繁华的标志。骑楼建筑是结合南方潮湿多雨及多洪易涝的气候特点而设计建造,一般为三四层楼房,地层商铺门面向内缩入2至3米让出来作为人行走廊——亦叫“骑楼底人行道”现存骑楼街道22条,总长7公里,最长的达2530米,骑楼建筑560幢,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国内罕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骑楼博物城”。 *** 梧州地委旧址 位于市建设路兴仁巷4号,是广西最早建立的党组织的纪念地。1925年夏, *** 两广区委派 *** 党员毛简青租赁该房子来开展革命工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周恩来也秘密来梧,主持重要会议。指导广西的革命运动和建党工作。随后 *** 两广区委在此创建广西最早的党组织—— *** 梧州支部,1926年1月建立 *** 梧州地委。领导广西各地民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水系组成 西江水系水文特征值统计表 河流名称 级别 长度(千米) 代表站名 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平均径流深度(毫米) 平均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最大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西江 干 1867 梧州 329700 640 2240 3470 浔江 干 大湟江口 640.1 1860 2550 黔江 干 121 武宣 198005 656.3 1350 1910 红水河 干 659 迁江 137760 543 696 1030 南盘河 干 915 天峨 56177 386 510 733 清水河 1 187 邹圩 4169 976.2 17.4 24.3 柳江 1 773 柳州 57173 871 410 589 龙江 2 367 三岔 16449 190 127 196 洛清江 2 275 对亭 7592 1190 79.8 117 郁江 1 1179 贵港 90656 553.7 479 772 邕江 1 54 南宁 566.9 418 678 右江 1 707 下颜 38612 446 145 246 左江 2 539 濑湍 31595 636 174 267 黑水河 3 192 那岸 6660 710 25.9 47.6 桂江 1 426 马江 19288 1033 175 254 贺江 1 320 信都 9050 1000 64.4 121
西江,古称郁水、浪水和牂牁江,是珠江流域内最大的水系。 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东麓,流经滇、黔、桂、粤4省(区),至广东三水思贤滘与东江、北江交汇,合珠江三角洲诸河合称珠江,在磨刀门注入南海。 西江干流至三水县思贤窖全长2075公里,流域面积35.31万平方公里。
珠江流域的西江,历史上是指现代西江下游段,即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河段。现代地理意义的西江是指从珠江源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的全部河段。其中南盘江与红水河为西江上游,黔江与浔江为中游,梧州以下为下游,以下至珠海市磨刀门为河口段。
西江干流及沿途支流、源泉、湖泊构成西江水系。西江水系及其集水区内的地理元素统称西江流域。
西江源远流长,干流各段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名称。今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以上称南盘江,以下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称红水河,石龙镇至桂平市城称黔江,桂平市城至梧州市称浔江,梧州市至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始称西江。
南盘江河段干流
西江上游的南盘江,古代称温水或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东麓。1985年8月,珠江水利委员会会同滇、黔、桂、粤4省、自治区水利(水电)厅及当地行政领导,在珠江源"水洞"旁举行了定源立碑仪式。
自珠江源至北盘江汇合口,即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双江口,全长91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为1.74‰,流域面积为56809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5548平方公里,贵州境内7713平方公里,云南境内43548平方公里。南盘江自广西西林县清水江河口至云南省罗平县新寨黄泥河河口长约11公里,是广西与云南的界河;新寨至蔗香长约263公里是广西与贵州的界河。二者合计长274公里,流经广西的西林、隆林、田林、乐业等县。南盘江中、下游河宽50~100米,纵坡很大,水流湍急,滩险很多。自贵州兴义县八达章至贵州望谟县蔗香双江口河段长190公里,多为"V"形峡谷,有急滩跌水91处。其中连绵14.5公里的雷公滩上下落差达181米。
水文
南北盘江的天然年径流量为385亿立方米,其中北盘江为143亿立方米(其流域面积为26504平方公里)。
支流
南盘江有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44条。其中从广西境内流入者有8条,最大的是新州河,即隆林河,流域面积924平方公里,河长78公里。西林县与云南省的界河清水江是南盘江的第二条大支流,流域面积为5376平方公里,河长181公里,大部分面积在云南境内,其下游一小段进入广西。
红水河段干支流
南盘江在蔗香村与北盘江相会,以下河段即称红水河,因其水质混浊、水色赤红而得名,古代称牂牁水、温水、都泥江。红水河自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双江口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全长659公里,北盘江以下区间集水面积为54406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38562平方公里,贵州境内15844平方公里。三江口以上流域面积(包括南、北盘江在内)为137719平方公里,其中广西44110平方公里,云南48950平方公里,贵州44659平方公里。
红水河全河段有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29条,其中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1条(包括北盘江);在广西境内的一级支流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2条,其中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8条(不包括牛河,牛河流域有一部分在广西境内)。
红水河流经广西乐业、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大化、都安、马山、忻城、合山、来宾、象州等县(自治县)、市,在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有柳江汇入。蔗香双江口至牛河(曹渡河)河口长107.5公里为广西与贵州界河。
贵州境内的北盘江、涟江、牛河(曹渡河)等从左岸汇入。牛河下段也是广西与贵州的界河。
红水河完全进入广西后,有布柳河(流域面积3418平方公里,河长172公里)在天峨县八奈村从右岸汇入。天峨县城以上,红水河流经峡谷地带,河床狭窄处仅有50~60米,最窄的大沙莉滩仅30米。最宽处也只有200~300米;浅滩较多,最浅处枯水期水深不到1米,缓流深潭水深可达30米。
至南丹县吾隘镇有南丹河(又名清水河,流域面积1020平方公里,河长91公里)自左岸汇入。
至巴马瑶族自治县有盘阳河(又名赐福河,流域面积2550平方公里,河长137公里)从右岸汇入。河口下游为岩滩峡谷。1983年10月在这里开始建设岩滩水电站。出岩滩峡谷,灵歧河(又称灵奇河或良歧河,流域面积1930平方公里,河长137公里)于岽有村从右岸汇入。再下,平治河(即达洪江,流域面积1198平方公里,河长75公里)于其下游潜流一段后从右岸汇入。
至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电站一期工程,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已于1985年完工。至都安瑶族自治县百旺乡那浩造船厂附近,刁江(又称夷江,流域面积3269平方公里,河长237公里)从左岸汇入。刁江河口以下20公里处,忻城县境红渡上游为恶滩电站,一期工程装机容量6万千瓦,已于1981年完工。至来宾县迁江镇下游,发源于上林县境内的清水河(流域面积3992平方公里,河长189公里)从右岸汇入。至来宾市桥巩镇磨东村附近,北之江(亦称清水河,流域面积1526平方公里,河长101公里)从左岸汇入。红水河天峨县以下河宽为200米左右,河岸陡峭,深切60~100米,河床由岩石组成,比较稳定;沙洲虽然少见,但仍有不少浅滩。红水河共有急滩跌水273处。
水文
由于河槽两侧常有泉水及潜入地下向红水河排泄的地下河补给水量,故枯水季节流量稳定。南盘江下段及红水河中下游碳酸盐岩类广布,岩溶发育,地下河及泉水很多。仅都安瑶族自治县境内已探明的地下河就有38条,加上支流共99条,枯水期流量为19.5立方米每秒,全都排入红水河。
据迁江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695.3亿立方米,最多的1968年为1030亿立方米,是1963年径流量385亿立方米的2.7倍。多年流量的变差系数为0.29。多年平均各月径流量中,5~10月占年径流量的3.2%,6~9月占年径流量的68.0%,6、7、8月各占年径流量的15.4%、20.3%及19.5%。
黔江河段干流
红水河左侧的支流柳江汇入红水河后称黔江。黔江古代称潭水、泯水、黔水、柳水或大藤江。黔江自三江口至桂平市郁江河口,共长12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为0.0625‰,区间集水面积(不包括柳江)为2561平方公里,有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6条(不包括柳江)。西江流郁江河口以上流域面积为198678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88715平方公里,云南境内48950平方公里,贵州境内60357平方公里,湖南境内656平方公里。黔江段流经武宣、桂平2个县、市,在桂平市三角咀有从右侧流来的支流郁江汇入。黔江段河道狭窄弯曲,有滩险29处。其中从勒马至弩滩是有名的大藤峡峡谷,长44公里,有滩险10处,水流汹涌,航行十分艰险,峡内深潭最深处达85米,在海平面以下。
支流
黔江的主要支流除柳江外有新江、濠江、旺村河、武赖水、东乡河、马来河(黄来水)等,以马来河较大(流域面积471平方公里,河长80公里)。6条支流的总长为395公里,流域面积179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13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上桥、思陇、三里、龙从、王村、上堂等6条地下河汇入,总长45.5公里,枯水期流量1.24立方米每秒。
水文
据干流武宣水文站统计,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49.1亿立方米,其中5~10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0%,5~8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4.5%,6~7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37.3%。可以看出,黔江与红水河段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受前汛期降水补给为主的大支流柳江的影响所致。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为0.21,实测最大年径流量为1910亿立方米(1968年),是最小年径流量689亿立方米(1963年)的2.8倍。
浔江河段干流
西江右侧的支流郁江汇入黔江后称浔江。浔江自郁江入口至梧州市桂江会合处共长172公里,流经桂平市、平南县、藤县、苍梧县等县、市和梧州市,江面宽阔,变化在340~2600米之间,平均750米,河道最窄处在龙潭峡,枯水水面宽仅30米,最宽处在梧州市上游的泗化洲岛,为2660米。水深3~50米,最深处68米,在白马峡;最浅处1.6米,在龙爪浪滩。桂平市至蒙江镇之间有12处险滩,蒙江镇至梧州市,两岸多崇山峻岭,也有6处浅滩。
支流
浔江郁江口以下干流区间汇水面积20236平方公里,除支流郁江外,有社坡河(石河)、大湟江、思旺河等17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其中北流河(流域面积9359平方公里,河长259公里)、蒙江(流域面积3895平方公里,河长189公里)、白沙河(流域面积1155平方公里,河长102公里)等河流域面积均大于1000平方公里。在梧州市桂江汇入后即称西江。西江桂江河口以上流域面积为308271平方公里,其中云南境内58673平方公里,贵州境内60357平方公里,湖南境内656平方公里,越南境内11579平方公里,广西境内175412平方公里,广东境内1594平方公里。
水文
据大湟江口水文站资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60.1亿立方米(不包括甘王水道分洪水量),实测最大年径流量为2640亿立方米(1947年),是最小年径流量915亿立方米(1963年)的2.9倍,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为0.21。其中5~10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1.4%,6~9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5.1%。由于大支流郁江的汇入,各月分配情况与武宣站又有所不同。
西江河段干流概况
桂江汇入浔江后称西江。西江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即入广东省境,广西境内的河长只有13公里。西江于广东省三水县思贤滘进入珠江三角洲。从桂江河口至思贤滘西口,河长为208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086‰,西江干流思贤滘以上河长2075公里,流域总面积352085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2020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4%;贵州省境内6035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1%;云南省境内5867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7%;广东省境内179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湖南省境内14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0.4%;越南境内1157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3%。西江入珠江三角洲后与北江等水系混流,其主河道于珠海市磨刀门流入南海,故西江总长度为2214公里。此即珠江的长度,位居中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
主要支流
主要支流有:桂江、贺江、罗定江、新兴江等。
桂江,流域面积18729平方公里,河长438公里。流经兴安县、灵川县、桂林市、阳朔县、平乐县、昭平县、苍梧县、梧州市,在梧州市汇入西江。
贺江,流域面积11599平方公里,河长338公里,上游在广西,于广东省封开县江口镇自左岸入西江。
罗定江,流域面积4493平方公里,河长201公里,平均年输沙量为163万吨,上游自然风光优美,但也是广东省水土流失最大的河流之一。罗定江处西江右岸,发源于广东信宜市鸡笼顶,流经罗定市、郁南县,在郁南县境内汇入西江,因流经罗定市境内最长,故名。
新兴江,处西江右岸,发源于广东恩平市天露山,流经新兴县、高要区,于高要区汇入西江。流域面积2355平方公里,河长145公里
水文水能
珠江流域的天然径流量每年为3360亿立方米,全流域面积以453690平方公里(包括越南部分)计,年径流深为740.6毫米。西江段广西境内的控制测站梧州站,设于1900年(1915年起有实测流量资料),控制面积为327006平方公里,占西江水系流域面积的92.9%。梧州水文站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99亿立方米,占西江思贤滘以上年径流量2300亿立方米的95.6%。最大年径流量3470亿立方米(1915年),是最小年径流量1070亿立方米(1963年)的3.2倍,多年统计的变差系数为0.21。年内各月径流分配情况如表1-6所列,与大湟江口站变化情况相似,但又受桂江汇入的影响,5~10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1.2%,5~8月的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4.2%。
西江水力资源很丰富,据1979年水力资源普查,理论蕴藏量2943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16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中上游,特别是干流天生桥至大藤峡之间的南盘江红水河及黔江河段,可能兴建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50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600亿千瓦小时,而且开发条件优越,是云、贵、桂、粤四省(区)发展经济的极其可贵的能源;水电站的巨大水库还可以调蓄洪、枯流量,减轻下游洪水灾害,增加枯水流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西江干流又是沟通两广的重要水道,可通航载重500吨的船只。
地质形成西江干流及其大支流于距今约1亿年前白垩纪燕山运动之后开始发育起来。3000万年前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使云贵高原抬升,本地区内陆湖盆与西江水系的主要水道逐步连通,同时干流南盘江、红水河及其支流北盘江、柳江沿云贵高原斜坡侵蚀下切,形成许多峡谷、急流和险滩,西江中上游形成凹陷较深的条状谷地,而南北两侧受地面抬升影响,形成黔江和浔江的支流;大容山抬升与广西盆地升高,梧州峡口被切,使西江中游与下游沟通,逐渐形成西江水系。
古代西江自三榕峡后在肇庆市郊睦岗有3河叉分水,有经一连串洼地的后沥水;有肇庆、广利至四会县大沙的古河道;有南岸宋隆以南可通往金利水和高明河的古河道等。宋朝以后,由于河道淤塞及修堤才使上述河叉消失,并形成西江的正干。
水电开发西江水量丰沛,在全国各大河流之中仅次于长江。广东高要站平均年径流量2215亿立方米,其中来自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的客水量为每年2160亿平方米,为广东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查测1915年梧州(集水面积32.97万平方公里)最大洪峰流量达54500立方米每秒,致使浔江及西江两岸低洼地带洪水泛滥成灾,而以三榕峡以下的西江下游及西北江三角洲地区的灾害最为严重。西江水力资源很丰富,据1979年水力资源普查,理论蕴藏量2943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16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中上游,特别是干流天生桥至大藤峡之间的南盘江红水河及黔江河段,可能兴建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50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600亿千瓦小时,而且开发条件优越,是云、贵、桂、粤四省(区)发展经济的极其可贵的能源;水电站的巨大水库还可以调蓄洪、枯流量,减轻下游洪水灾害,增加枯水流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到21世纪初,已建成、在建或规划建设的水电项目有:
天生桥水电站,位于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交界处南盘江干流上,是国家"八五"计画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和"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电源点,项目分一、二级建设。其中,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是国家规划开发红水河十个梯级电站的"龙头电站",电站安装4台300MW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00MW,设计年发电量52.26亿KW.h。电站于1991年6月开工建设,1994年底大江截流后,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大坝在天生桥大峡谷形成一个水面面积为176平方公里、库容量达102.6亿立方米、回水140公里的大型水库。水库大坝结构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大坝高178米,坝底长507.4米,坝顶长1137米,宽12米,其堆石填筑量、混凝土面板面积等指标均为同类型坝世界第一。溢洪道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岸坡溢洪道。1998年12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00年12月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四台机组均实现投产达标。截至2008年12月31日,天生桥一级水电站连续安全生产2271天,累计发电近430亿KW.h。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位于南盘江干流下游河段上,距天生桥一级水电站约7公里。电站总装机132万kW,年平均发电量82亿kW·h。工程于1980年开工,1985年实现大江截流,1992年1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97年全部投产。投产十多年来,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累计发电900亿余千瓦时,上缴税金近20亿元。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黔江干流大藤峡峡谷出口处,工程以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为主,结合灌溉等综合利用,项目经历了数十年的论证和协调,到2013年,大藤峡水利枢纽可研报告已完成编制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各专题报告及外委专题工作完成攻坚,项目已完成项目法人重组,大藤峡左岸专用公路建设工程正抓紧施工,初步设计准备工作已经启动。工程设计水库总库容34.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60万千瓦,总投资316亿多元,初步考虑实行部、区(省)共建方案。
航运概况西江干流航道长287公里,平均河宽约1000米,常年可通500吨级船舶。沿岸有大、中、小内河港口数十个,其中江门、肇庆、六都、容奇港是年货物吞吐量百万吨以上的大型内河港口。西江水系是两广水上运输的大动脉,对两广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对外经济联系起著巨大的作用,是广东内河运输价值最大的河流。随着西江水系的开发和整治,西江将成为贵州的煤炭、西南各省的磷矿外运广东和中国北方地区的另一重要通道。
主要港口有:
梧州港梧州港,位于梧州市桂江、浔江和西江的汇合处,扼广西内河水运咽喉,素称"水上门户"。其建设规模是华南地区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内河大港,也是广西最大的内河港口。水运至穗、港、澳全年可通航1000吨船舶,西江二期整治之后将提高到3000吨级。已建成货柜码头3座,港口年吞能力达700万吨,有5万多吨位的船舶专营港澳航线。溯江而上可通贵港、南宁、柳州、桂林等市。2013年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近40万标准箱,累计达到3015万吨,占广西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例为28%,港口货柜吞吐量占广西内河港口货柜货物吞吐量的70%,成为广西内河港口货柜吞吐量的第一大港。此后,梧州港将提升通江达海能力,开展西江干线3000吨级航道、桂江航道整治,建成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重点建设赤水圩作业区二期、李家庄码头三期、中储粮码头、紫金村码头、塘源综合码头、藤县三坡码头、东胜作业区码头、大漓口码头等一批港口码头。加快建造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多功能的综合运输船舶。到2015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以上,实现快捷转运、水陆、水水、水铁联运。
江门港江门港,原位于江门市蓬江两岸及西江干流西岸的北街,1975年于北街西北西江边的高沙围兴建高沙港,于1977年7月启用。拥有码头409米,9个泊位(500吨级8个,1000吨级1个),有各类机械设备84台,一次最大启吊能力30吨,有散货堆场2万平方米,杂货堆场5960平方米。另有仓库10座、面积1万余平方米。设计年吞吐量200万吨。江门港地处四邑,上连广州、佛山、中山、肇庆等重要城市,西通湛江、琼雷地区,扼四邑交通冲要,是四邑侨乡的门户和物资集散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辟有客运航线17条,直通广州、肇庆、梧州、三埠、香港和澳门等地。江门港也是广海南线水陆联运的中转点,客货运较为繁忙。1987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0.2万吨,以粮食、钢铁、煤炭、石油、建筑材料等为大宗。全年完成客运量124.8万人次,是广东省内河客货运输地位仅次于广州的重要港口。
容奇港容奇港,位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的中部,在大良镇南6公里的容奇镇,地处广州通西江干流主要航线-容奇水道与广(州)珠(海)公路的交汇处。水路至香港68海里,是顺德县对外贸易口岸。20世纪30年代开始建港。现港区东起槽渔涌口和眉蕉头,西至马岗粮仓,长6公里,沿岸建有码头45座,泊位61个,多可停靠500吨级客货轮,少数可靠1000吨级驳船。容奇港正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的中心位置上,周围有工农业产值居全省前六位的中山、南海、顺德、新会、番禺等市、县(市)。附近还有工业发达的佛山、江门市。港口所在的顺德县又是重要经济作物区,乡镇工业、商品经济相当发达,客货运输任务特别繁忙。货运以粮食、糖、煤炭、建材、杂货等为主。港口的年吞吐量约200万吨,是仅次于广州和江门的第三大内河港。设有客运站,辟有通广州、江门、肇庆、梧州、东莞太平等港的客货航线、班轮,也是对外开放口岸,每天有客货轮直达香港、澳门。随着顺德经济的发展,容奇港新建的货柜码头也于1987年建成投入使用。
肇庆港肇庆港,位于西江干流上肇庆市南部,扼西江航道和广(州)成(都)公路(321国道)与粤(广州)桂(梧州、玉林)公路、三茂铁路的交通冲要,是西江中游地区水陆中转港口。附近地区盛产粮食、糖、草席、南药等土特产品、木材、硫铁矿石、各种建筑材料。港口附近的肇庆七星岩、鼎湖山是国家级的著名风景名胜旅游区,客货运输特别繁忙。货运以粮食、杂货、矿石、建材为大宗,盐、煤炭、石油及农副产品也占有一定比重。辟有肇庆至广州、江门、都城、梧州等港的班轮。与香港有直达的双体快速客轮往来。港口客运量仅次于广州而居第二位,货运次于广州、江门、容奇居第四位。
相关报导2019年7月10日,水利部发布:受近日强降雨影响,上午8时,广西西江中游干流来宾市武宣水文站水位涨至55.56米,相应流量25100立方米/秒,根据水利部"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为西江2019年第一号洪水。
2020年6月8日,广西西江干流梧州站8日0时水位涨至18.54米,超过警戒水位0.04米,编号为 "西江2020年第1号洪水"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是海荣吖”
本文概览:历史沿革 唐朝以前 梧州是岭南古都。虞舜时代(前2255~前2207年),全国划为12州,梧州属“荆州南境”之地。夏商周时代(前2000~前256年),梧州属百越地。周安王...
文章不错《梧州市简介及详细资料》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