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特性曲线和转速

网上有关“离心泵特性曲线和转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离心泵特性曲线和转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Q-H曲线

Q-H曲线表示泵的流量Q和扬程H的关系。离心泵的扬程在较大流量范围内是随流量增大而减小的。不同型号的离心泵,Q-H曲线的形状有所不同。如有的曲线较平坦,适用于扬程变化不大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有的曲线比较陡峭,适用于扬程变化范围大而不允许流量变化太大的场合。

2、Q-P/Q-η曲线

Q-P/Q-η曲线表示泵的流量Q和轴功率P及流量Q和效率η的关系,P随Q的增大而增大,显然,当Q=0时,泵轴消耗的功率最小。因此,启动较大流量的离心泵时,为了减小启动功率,应将出口阀关闭。开始η随Q的增大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又随Q的增大而下降。该曲线最大值相当于效率最高点。泵在该点所对应的扬程和流量下操作,其效率最高,所以该点为离心泵的设计点。

3、汽蚀余量(NPSH)曲线

离心泵的汽蚀余量(NPSH)与流量、扬程无直接关系。但是同一台泵,当流量增加,扬程降低时,泵入口压力损失变大,汽蚀余量(NPSH)上升,容易产生汽蚀。

4、转速是泵轴单位时间的转数,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r/min。

在变频拖动的供水设备中,频率的高低决定了电机的转速,也就是水泵的转速。对于同一台水泵来说,可以运用水泵的比例定律来计算在不同转速下的扬程,流量,功率。

比例定律的定义:同一台水泵,当叶轮直径不变,而改变转速时,其性能的变化规律。

流量与转速成一次方关系:Q1/Q2?= n1/n2

扬程与转速成二次方关系:H1/H2?= ( n1/n2?)?

电机轴功率与转速成三次方关系:P1/P2?= ( n1/n2 )?

电机转速公式:n=60f/p,其中,n为电机同步转速,f为供电频率,p为电机极对数,可知电机供电频率f与转速成正比。这样频率与流量、扬程及电机轴功率也有上述的比例关系。

5、离心泵的转速对特性曲线的影响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在一定转速下测定的。当转速由n1改变为n2时,其流量、压头及功率的近似关系为(比例定律):

当转速变化小于20%时,可认为效率不变,用上式进行计算误差不大。

泵与风机的何川等主编教学用书

闪蒸原理

闪蒸和蒸馏不同,在闪蒸过程中没有热量加入。

其原理很简单,物质的沸点是随压力增大而升高,那么是不是压力越低,沸点就越低呢。

那好,这样就可以让高压高温流体经过减压,使其沸点降低,进入闪蒸罐。

这时,流体温度高于该压力下的沸点。

流体在闪蒸罐中迅速沸腾汽化,并进行两相分离。

使流体达到气化的设备不是闪蒸罐,而是减压阀。

闪蒸罐的作用是提供流体迅速气化和汽液分离的空间。

可以看出闪蒸也是有代价的,就是牺牲压力能量。

一句话,闪蒸就是通过减压,是流体沸腾,而产生汽液两项。

建立一个新的压力等级下的汽液平衡。

多用于纯物质。

闪蒸,"FLASHING",确实是从减压导致的汽液分离现象引申出的形象词汇,不过其严格定义适用的范围远不止此.比较严格的定义是从一个热力学平衡态到下一个热力学平衡态变化的计算.因此,如果两个热力学状态的变化只有压力的降低,并无内外功的交换和热的交换。

根据亨利定律P=EX,不同温度与分压下气相溶质在液相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当溶剂压力降低时,溶剂中的溶质就会迅速地解吸而自动放出,形成闪蒸。

闪蒸的能量由溶剂本身提供,故闪蒸过程中溶剂温度有所下降。

从较高的一定压力到较低的一定压力,达到解吸平衡时解吸的溶质量是一定的,对应溶剂中剩余的溶质量也是一定的。

所以闪蒸的控制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闪蒸的压力

亨利定律亨利定律Henry'slaw

物理化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是英国的W.亨利在1803年研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规律时发现的,可表述为:"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在溶液中的 浓度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平衡压力成正比。

"实验表明,只有当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不很高时该定律才是正确的,此时的气体实际上是稀溶液中的挥发性溶质,气体压力则是溶质的蒸气压。

所以亨利定律还可表述为:在一定温度下,稀薄溶液中溶质的蒸气分压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pB=kxB

式中pB是稀薄溶液中溶质的蒸气分压[1];xB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数;k为亨利常数,其值与温度、压力以及溶质和溶剂的本性有关。

由于在稀薄溶液中各种浓度成正比,所以上式中的xB还可以是mB(质量摩尔浓度)或cB(物质的量浓度)等,此时的k值将随之变化。

只有溶质在气相中和液相中的分子状态相同时,亨利定律才能适用。

若溶质分子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等,则上式中的xB(或mB、cB等)应是指与气相中分子状态相同的那一部分的含量;在总压力不大时,

若多种气体同时溶于同一个液体中,亨利定律可分别适用于其中的任一种气体;一般来说,溶液越稀,亨利定律愈准确,在xB→0时溶质能严格服从定律。

原理:主要是利用加压后,蒸汽分压下降,使更多的溶剂(一般是水)闪蒸为气态,达到浓缩的目的。

结构:很简单。

直径要大一点,有点像旋风分离器。

当然要保持一定的高度,不然液体也出去了。

闪蒸就是高压的饱和水进入比较低压的容器中后由于压力的突然降低使这些饱和水变成一部分的容器压力下的饱和水蒸气和饱和水。

形成原因:

当水在大气压力下被加热时,100℃是该压力下液体水所能允许的最高温度。

再加热也不能提高水的温度,而只能将水转化成蒸汽。

水在升温至沸点前的过程中吸收的热叫"显热",或者叫饱和水显热。

在同样大气压力下将饱和水转化成蒸汽所需要的热叫"潜热"。

然而,如果在一定压力下加热水,那么水的沸点就要比100℃高,所以就要求有更多的显热。

压力越高,水的沸点就高,热含量亦越高。

压力降低,部分显热释放出来,这部分超量热就会以潜热的形式被吸收,引起部分水被"闪蒸"成蒸汽。

实际情况:

闪蒸在管道系统中出现,容易对阀门产生汽蚀损坏,可以选择反汽蚀高压阀,其特点是多次节流分摊压差,也可以选用耐汽蚀冲刷材料。

闪蒸也可以作为能源,被利用在热力发电厂中锅炉排水的回收和地热发电中。

闪蒸还要注意闪蒸蒸汽

什么是闪蒸蒸汽?

当一定压力下的热凝结水或锅炉水被降压,部分水会二次蒸发,所得到的蒸汽即为闪蒸蒸汽。

为什么闪蒸蒸汽很重要?

因为它包含可以使工厂经济运行的热量,不利用它,能源就会白白浪费。

闪蒸蒸汽是怎样形成的?

当水在大气压力下被加热时,100℃是该压力下液体水所能允许的最高温度。

再加热也不能提高水的温度,而只能将水转化成蒸汽。

水在升温至沸点前的过程中吸收的热叫"显热",或者叫饱和水显热。

在同样大气压力下将饱和水转化成蒸汽所需要的热叫"潜热"。

然而,如果在一定压力下加热水,那么水的沸点就要比100℃高,所以就要求有更多的显热。

压力越高,水的沸点就高,热含量亦越高。

压力降低,部分显热释放出来,这部分超量热就会以潜热的形式被吸收,引起部分水被"闪蒸"成蒸汽。

闪蒸还有其较好的应用价值的,比如闪蒸冷凝技术:

抽真空,降低沸点,在低于100°下沸腾,然后去除冷凝水。

好处是物料不被高温破坏,一般用于食品及药品。

工作原理:.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ponent)挥发性(volatility).差异,以热能为媒介使其部分汽化从而在汽相富集轻组分液相富.集重组分而分离的方法。

泵与风机/何川等主编.—4 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及规划教材

ISBN 978-7-5083-7037-8

Ⅰ.泵┅ Ⅱ.何┅ Ⅲ.①泵—高等学校—教材②鼓风机—高等学校—教材

Ⅳ.TH3 TH44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08)第055322号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及规划教材。

本书以讲述叶片式泵与风机为主,并侧重于离心式和轴流式。主要内容包括: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设备性能、相似理论在泵与风机中的应用、泵的汽蚀及运行调节,还介绍了热力发电厂中常用泵与风机的结构、运行特点及选型。全书共七章并有附录和中英文常用名词对照。

本书为高等院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根据原全国高等学校热能动力类专业教学委员会“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教学组审订的《泵与风机》教材编写大纲,以及在总结了1980年、1986年、1997年及2004年《泵与风机》教材编写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拟定的编写大纲编写而成。本书是高等院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教材。

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本书在加强理论基础的同时,在泵与风机的基本原理、设备性能和运行调节方面内容有所侧重,同时也适当编入了泵与风机的选型设计,对热力发电厂中常用的泵与风机,也作了一般性的介绍。为使学生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部分章节后附有例题、思考题和习题。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机组设备更新换代很快。本书取材以大容量、高参数的600MW及以上机组配套的泵与风机为主,并力求反应国内外相关的先进科学技术。

本书由重庆大学何川、郭立君担任主编,郭立君编写了绪论、第一章、第六章,何川编写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潘良明编写了第五章、第七章。

本书由浙江大学叶衡、重庆大学龙天渝主审。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各兄弟院校及泵与风机制造部门、电力设计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有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是根据原全国高等学校热能动力类专业教学委员会“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教学组审订的《泵与风机》教材编写大纲,以及在总结了1980年、1986年、1997年前三轮《泵与风机》教材编写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拟定的本书编写大纲编写而成的。它是高等院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教材。

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在加强理论基础的同时,内容侧重在泵与风机的基本原理、设备性能和运行调节方面,同时也适当编入了泵与风机的选型设计内容,对热力发电厂中常用的泵与风机,也作了一般性的介绍。为使学生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各章均附有例题、思考题和习题。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机组设备更新换代很快,因此本书取材以大容量、高参数的300MW、600MW机组配套的泵与风机为主,并力求反应国内外相关的先进科学技术。

本书由重庆大学郭立君、何川担任主编,郭立君编写绪论、第一章、第六章,何川编写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潘良明编写第五章、第七章。

本书由重庆大学龙天渝主审。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各兄弟院校及泵与风机制造部门、电力设计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前言第三版前言绪论第一节 泵与风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分类第三节 泵与风机的主要部件第四节 泵与风机主要的性能参数第五节 泵与风机的发展趋势思考题第一章 泵与风机叶轮理论第一节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叶轮理论第二节 轴流式泵与风机的叶轮理论思考题习题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第一节 功率、损失与效率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第三节 性能曲线的测试方法思考题习题第三章 相似理论在泵与风机中的应用第一节 相似条件第二节 相似定律第三节 相似定律的特例第四节 比转速第五节 无因次性能曲线第六节 通用性能曲线思考题习题第四章 泵的汽蚀第一节 汽蚀现象及其对泵工作的影响第二节 吸上真空高度Hs第三节 汽蚀余量第四节 汽蚀相似定律及汽蚀比转速第五节 提高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思考题习题第五章 泵与风机的运行第一节 管路特性曲线及工作点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联合工作第三节 运行工况的调节第四节 叶轮外径的切割与加长第五节 泵与风机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思考题习题第六章 热力发电厂常用的泵与风机第一节 电厂常用的泵第二节 电厂常用的风机第七章 泵与风机的选型第一节 泵的选型第二节 风机的选型附录Ⅰ 泵与风机的型号编制附录Ⅱ 单位换算附录Ⅲ 泵系列型谱及风机性能选择曲线附录Ⅳ 中英文常用名词对照参考文献

关于“离心泵特性曲线和转速”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风铎的头像
    风铎 2025年07月28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风铎”

  • 风铎
    风铎 2025年07月2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离心泵特性曲线和转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离心泵特性曲线和转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Q-H...

  • 风铎
    用户072811 2025年07月28日

    文章不错《离心泵特性曲线和转速》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