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体的特点

网上有关“吴均体的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吴均体的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吴均体”的特点: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梁书·吴均传》说:“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

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檐中息。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

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5首、《胡无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华美,但不失刚健清新的气息,有鲍照余绪。

山中杂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1、背景

《山中杂诗》是南朝文学家吴均所作。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利落;文章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

2、原文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3、注释

①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烟:指山里面的雾气。

③竹中:竹林丛中。

④窥(kuī):从缝隙中看。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

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

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4、作者简介

吴均(469—519),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他的诗文以描写山水景物见长,文体清拔,时人仿效而作,称为“吴均体”。[1] 家事寒微,好学有才,工诗文,颇受沈约赏识。官奉朝请。其文善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词清拔古朴,时人或仿效其体,称之为“吴均”体。明人辑有《无朝请集》。另有小说《续齐谐记》。尚有其他史学著作。在文学方面,他提倡“”骈体文“”。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梁武帝天监初,为郡主簿。天监六年 (507)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后又被任为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职。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山中杂诗》描绘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文中所绘景致优美,意境幽远,尤其是多种感官的调动,读来使人如临其境,令人悠然神往。

《山中杂诗》是南朝文学家吴均所作。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利落;文章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文中写作特点,写景极有章法,巨细相衬,动静结合,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关于“吴均体的特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妙海的头像
    妙海 2025年07月19日

    我是中宝号的签约作者“妙海”

  • 妙海
    妙海 2025年07月1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吴均体的特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吴均体的特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吴均体”的特点:音韵和谐...

  • 妙海
    用户071904 2025年07月19日

    文章不错《吴均体的特点》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中宝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